
新闻动态
国学大师刘文典就是一个你越了解越觉得可爱,越发佩服的人物。
刘文典先生水墨像
刘文典先生是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,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。
刘文典先生1889年出生于安徽合肥,少年就聪明好学,曾受到陈独秀的青睐和赏识;
1907年加入同盟会;
1909年赴日本留学;
辛亥革命爆发后,于1912年回国,在上海于右任、邵力子等主办的《民立报》担任编辑,宣传民主革命思想。
1913年再度赴日本;
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,并任孙中山秘书。
1916年,刘文典回国,在北京大学任教。
展开剩余77%1927年任省立安徽大学校长。
1929年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、主任,同时在北大兼课。
下面举几个刘文典先生的逸事
1、顶撞蒋常凯申
1908年才加入同盟会的常凯申
刘文典顶撞常凯申的逸事在胡适、鲁迅、冯友兰的书籍、信件中都有提到,大致还原如下:
刘先生任安徽大学校长时,他的名言是“大学不是衙门”。刚好有一次常凯申到安庆,要视察学校,刘文典当时拒绝常凯申到校“训话”,又拒绝学生“迎送如仪”。甚至据说刘文典指着蒋,说“你就是新军阀!蒋大怒,说:‘你革命不革命?’刘先生亦怒说:‘我跟中山先生革命的时候,你还不知在哪里!(刘文典加入同盟会是1907年,1914年就担任孙中山秘书;蒋1908年才加入同盟会,资格明显不如刘文典)
于是蒋把刘先生囚起来,他的家人朋友只能到处奔走求情,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,关了一个月才获释。
后来有人传说蒋大怒,动手打了刘先生两耳光,刘先生不甘示弱,还以无影脚,这才导致被囚禁,不过这个情节太激烈,很有可能是坊间流传的假消息,双方当事人都没有回应,就当故事我随便一说,您随便一听吧。
2、最懂庄子
刘文典先生1923年出版专著《淮南鸿烈集解》;后又从事《庄子》、《说苑》等书的校勘,写了《三余札记》。1939年,完成了《庄子补正》、《说苑斛补》等书的校勘编撰。是当时国内研究庄子最权威的的专家之一。
他经常对外宣传:中国懂得庄子的共有两个半人,一个是庄子本人,全世界研究庄子的算半个人,另外一个人就是他自己。
3、瞧不起沈从文
年轻时候的沈从文
沈从文是小学文化,后来有了文学成就之后才担任教授,就这一点经常被刘文典鄙视。
沈从文升教授时,全场就他反对,刘先生说:“在西南联大,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,他应该拿四百块钱,我该拿四十块钱,朱自清可拿四块钱。可我不会给沈从文四毛钱。沈从文都要当教授了,那我是什么?那我岂不成了太上教授了吗?”
还有一次,日军空袭,警报拉响后师生们争相出逃,刘先生刚跑了几步突然想起了他“十二万分敬佩”的陈寅恪身体羸弱,行动不便。便赶忙带着几个学生赶去帮助陈先生逃离,路上学生想要扶着刘文典先走,刘先生断然拒绝,喊道:“保存国粹要紧!保存国粹要紧!”让学生扶陈寅恪先生先走。
跑到半道,刘文典看到沈从文也在跑,刘文典就对沈从文说:“陈寅恪跑是为了保存国粹,我刘某人跑是为了庄子,学生们跑是为了未来的种子,沈从文你替谁跑啊?”
4、西南联大只有三个教授
刘文典对于陈寅恪先生非常推崇,常称自己对陈的人格学问不是十分敬佩,而是十二万分的敬佩。
刘先生甚至说过,西南联大只有三个教授,一个是陈寅恪,一个是冯友兰,而他和唐兰各算半个。
刘文典先生的逸事还有很多,这几个算是特别为人熟知的,如果您看了这几个逸事觉得老先生特别有意思、特别有趣的话,建议可以深入了解一下刘文典先生,你会发现你越了解,越发佩服他!
我是头条号:以史为鉴,埋没的历史真相、误解的历史人物、不为外人所知的关系……我来为您讲述,欢迎关注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